时隔九年重回上海舞台,何冰“选择”自导自演《代价》_天天热议
【资料图】
从《窝头会馆》里的苑国忠,到《喜剧的忧伤》里的编剧,在上海的舞台上,演员何冰依靠他精湛的表演收获了观众的喜爱。6月20日至23日,何冰将带着自导自演的话剧《代价》,时隔九年重回沪上舞台,在上海大剧院带来上海首演。
阿瑟·米勒,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剧作家,也是玛丽莲·梦露的最后一任丈夫。《代价》创作于1968年,讲述了十多年前因为父亲的破产,弟弟维克托中断学业留在父母身边照顾家人,而哥哥沃尔特则离家继续在外上学、工作。十多年后,旧家将被拆除,维克托回来出售父母去世后遗留下来的一屋家具,维克托的妻子埃丝特、精明的家具商人所罗门和多年未曾联系的哥哥沃尔特轮番登场。阿瑟·米勒将他对于家庭、人生、个人选择、道德责任等深刻主题的思索都凝聚于《代价》的剧本之中,并运用巧妙的戏剧技巧,刻画出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家庭。
和《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等阿瑟·米勒的经典作品相比,《代价》可能是一个对中国观众来说稍显陌生的名字。谈及为何选择《代价》作为其第二部自导自演的戏剧作品时,何冰告诉记者,“阿瑟·米勒是犹太人,对于家族、血缘的重视和中国人相似,所以《代价》的故事虽然发生在60年代的美国,但是我觉得故事在情感上是可以与今天的中国观众产生共鸣的。”
另一方面,《代价》表面上探讨的是一屋老家具到底该值多少钱,其实讲述的是埋藏在维克托和沃尔特兄弟二人心中的那段不愿面对的往事。“随着剧情发展,观众会发现台上没有人对价格有兴趣,而是在说‘选择’。只有‘选择’了才会有‘代价’,但是‘选择’是一件困难的事,就像剧中的两兄弟一样,面对破产的家庭,哥哥选择了离开家以保全自己,弟弟则是选择守护家而牺牲自己。我个人认为没有一个选择会是完美的,我想把这两种选择以及选择的代价呈现给观众,希望观众在看完后,不仅能引发对于当下生活的思考,更能找到勇敢前进的勇气。”
作为一名“新人导演”,这是何冰首次携自导自演的戏剧作品来到上海。但是早在2012年和2014年,他就先后在上海大剧院出演《窝头会馆》《喜剧的忧伤》。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回忆:“《喜剧的忧伤》当时连演8场,打破了大剧院从来没有在话剧、舞台剧演出时卖包厢票的记录。因为包厢视野有遮挡,一般我们是不售卖的,但是《喜剧的忧伤》实在太火了,观众的热情抵挡不住。”
而在何冰心里,上海观众是懂戏的,所以他既期待又忐忑,希望话剧《代价》能带给上海观众一些对于生活的审视和思考。据悉,除何冰自己亲自参演外,汇集了周帅、冯文娟、何靖三位实力派演员,力邀豪华主创班底,合力将话剧《代价》打造成一部品质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