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故事:鲁迅的小说及相关纪念章
男孩坐在船舱里,周围都是年幼的孩子。小船披着夜色悄悄顺流而下。尽管男孩大约已然十二岁,但他是这里的远客,也不熟悉水路,因此没被喊去摇船。一船需要四人同时划橹,大些的男孩轮流承担了这项任务。
(资料图)
夜晚的水域没有灯火,小船随波颠簸。黑暗让视觉变得无关紧要,却将我们其他所有的感官变得无比敏锐。在中国短篇小说家鲁迅的作品《社戏》(英文版由朱莉·洛维尔翻译)中,男孩这样回忆道:“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故事的时间被设定在作品发表的约二十年前。此番夜行的目地是个更大的村庄,一台好戏正庄外的空地上上演。大市镇里的迅哥儿夏期随母归省,至于他在平头村所第一盼望的,便是赵庄的这台戏。
船到了。“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在停船的匆忙中,看见台上有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捏着长枪,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接着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
《社戏》的作者鲁迅是浙江绍兴人,生于1881年。此时正值清朝末期光绪年间(1875-1908年)。他本名周树人,“鲁迅”是他几十年后为自己起的笔名。中国曾发行过好几款纪念鲁迅诞辰的纪念章,这枚直径40毫米的就是其中一例。该款纪念章有银质和黄铜版本的。为纪念鲁迅诞辰百年,上海造币厂于1981年铸造了这批纪念章。据记载,黄铜版本的铸造量为2000枚。
鲁迅自幼命运多磨,经历家中变故。作为周家长孙,周树人挑起了家庭重担,出入当铺变卖家产,人们对他冷眼以待,这令他难以忘怀。他后来写道:“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绍兴大约在2000多年前曾作为越国国都存在,历史底蕴深厚。如今,从上海乘火车到绍兴只要1个小时,但在1881年,这段路途就显得艰巨得多了。倘若提起钱币,那便是中间有方孔的圆形硬币。这些钱币都是由模具浇铸而来的,使用的工艺与千百年前留下的大致相同。但中国此时的商业贸易需要的却是另一件东西,那就是在国际贸易中可以被各方所接受的机制币。1887年,广东钱局设立,并准许开铸“龙洋”,各省随后纷纷效仿,在南京、沈阳和成都等地开设钱局,铸造银元。鲁迅从小就对这两种形制的钱币都非常熟悉。
在那个年代,社会的许多方面也发生了变革,例如音乐。声音从未被录下来过,直至19世纪末,这种情况才有了改变。每当表演结束,音乐就会消失,“就这样结束了,各位。(‘That’s all, folks.’)”。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第一台留声机。尽管这台机器录下的声音并无法达到高度还原的程度,但这是人类历史上的创举。留声机发明后不到一年,中国第一位驻英公使郭嵩焘便在南肯辛顿博物馆(今V&A博物馆)的活动上看到了这项新发明。他对留声机抱有非常浓烈的兴趣,但之后的数年间,留声机在中国并没有激起多少水花。人们都认为,这台装置太容易损坏,质量也太差。
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声机的音质得到了提高,它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1901年,世界上第一次立体声录音在上海诞生,当时录下的是中国戏曲。尽管如此,对于像《社戏》中记叙的男孩这般的普通民众来说,“记存之音”对于他们的生活还是太过遥远。留声机价格高昂,而大多数人的生活却非常困顿。说回《社戏》,尽管我们的主人公对于逃离学堂很是欣喜,但他意识到他故乡里的孩子(以及大人)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成长为一名青年的周树人意识到,需要有所改变。于是,鲁迅在1902年作为官费生留学日本,学习西医,走上了一条与父母辈不同的道路。
然而,鲁迅在仙台学医期间,各种事件接踵而来,在外部各种刺激下,他放弃学医,但他官费留学的时间仍有三年,因此他留在日本继续学习与写作。他在东京尝试创办文艺杂志《新生(Vita Novae)》,同时也发表了数篇科学史和哲学历史的文章。他与弟弟还共同合译出版了两册短篇小说选集。
1909年,鲁迅回到了故土,开始参与教育工作,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对于年轻的鲁迅而言,这段时光说不上愉快,也算不得前途光明。
有首老歌的歌词是这样唱的:“改变,我们会乐于改变;通过改变再改变,我们终会步上正轨。”1911年,格局变了,周树人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不久后他便前往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随后又随教育部迁到了北京。
他在教育部的工作包括督导恢复办京师图书馆(现中国国家图书馆)、筹建历史博物馆等。在此期间,鲁迅对古钱币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产生了兴趣。他常去北京琉璃厂淘币,并最终记录了1300多种版式的各类古钱币。琉璃厂中心位置如今仍云集了诸多画廊、书店以及销售中国现代币的钱币店。
南宋钱币学家洪遵撰写了一本上至先秦,下至五代十国的古钱币研究著作《泉志》。鲁迅通过研究,将《泉志》记录的钱币历史向后增加了700年。鲁迅泉志手稿是1913年留下的手迹。作为这项工程的一部分,他对宋朝钱币进行了完整及系统性地记录。
1918年,革命杂志《新青年》收录并出版了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这篇作品通过白话文的形式对中国封建礼教进行了批判,首开先河。同时,这也周树人第一篇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作品。
如今的北京宫门口二条胡同狭小幽静,两边的建筑年代久远,其年份或许甚至可以追溯到清代。在胡同的深处有一扇两边红柱的大门,通向鲁迅博物馆。穿过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花园以及几座和鲁迅有关的雕像,旁边是鲁迅曾经居住过的单层小院。博物馆的外观并不起眼,但就像一本好书, 内涵总深于眼前的表象。这家博物馆大多数的陈列都在地下,也是小学生与老师一起仔细研究展品,进行社会考察的热门目的地。
第一个展厅陈列着鲁迅的照片,楼下的其他展厅则回顾了这名作家的生平。鲁迅不但是个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由他书写并绘制插图的书籍沿墙展示着。博物馆展柜里陈列着一枚十二章龙凤图的铅模。该图案由鲁迅和其他两名教育部同僚共同设计,但并未获准用于生产钱币上。
1918年后,鲁迅变得家喻户晓。1919年12月,他与周作人一家迁入西直门(处于北京西北)内的一处宅院内,并在那里接待了众多宾客。1924年,鲁迅搬入宫门口二条胡同居住。在那里,他积极投身教学事务及写作,并主导了两本以中国青年作家文章为主要内容的杂志出版工作。
在北京的这些年,鲁迅出现了肺病的征兆。离开那座城后,他辗转于厦门、广东和上海,继续教书育人,潜心钻研,笔耕不辍,直至1936年去世。在创作方面,他的产出尤其丰硕。
《阿Q正传》是鲁迅闻名遐迩的中篇小说作品。故事的主线基本上以村中阿Q的经历展开。阿Q愚昧无知,以帮人打短工度日,用“精神胜利”抵挡他人的频频羞辱。通过这一切,阿Q自欺欺人地相信万事的发展终会如他设想的那般,很多事都是他的幻想。
在电影《卡萨布兰卡》的结尾,警察局长雷诺以“围捕普通的嫌疑人”的命令掩盖罪行。阿Q也像这样被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以“参与”了一场他从未参与过的大劫案被捕。无辜但蠢傻的阿Q在兵们和团丁们的押送下游街示众,绕去法场,只有到了那时,阿Q才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起来,可他转念又想“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难免要经历于此的。”
提到纪念鲁迅的纪念章,其中一枚刻有《阿Q正传》和其他小说人物的纪念章可谓独具匠心。它是工艺美术大师陈坚的作品,1994年由上海造币厂生产。陈坚也是第一枚熊猫纪念币的设计者,优秀的作品亦数不胜数。这枚作品起源于陈坚1988年华东师范大学进修期间最后一组作品,当时他用写意雕刻的方式制作了一块鲁迅铜章,数量仅有10枚。
这枚铜章上的图案之后成为了1994年纪念章的基础,其正面图案将鲁迅的头像和书法文字融为一体,背面则呈现了鲁迅笔下的小说人物,这里面包括了阿Q和鲁迅另一部著名短篇小说中的悲剧讽刺人物孔乙己。绍兴的影子贯穿于鲁迅的多部作品,将作者的生活片段编织串联在一起。
鲁迅逝世后被誉为“民族魂”,而现在,鲁迅仍活在全世界千百万读者的心中,活在在博物馆参观的孩童心中,以及钱币收藏家们的藏品中。博物馆的出口处有一家礼品店,陈列柜里展示了一枚北京大学校徽别针。鲁迅在1917年为北京大学设计了这一校徽图案,并一直沿用至今。鲁迅看到了社会的真实面目,这枚别针也成为了一件与鲁迅相关的美妙徽章类纪念品。
作者简介:
Peter Anthony(彼得·安东尼)
PCGS中国现代金银币专家。曾出版了《熊猫金银币收藏指南》,并多次在国外知名媒体上发布有关中国现代金银币的故事和文章。此外,还曾两次获得钱币文学协会优秀作家称号。
(文章内容仅代表撰稿人个人观点,与福布斯中国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