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保合力 黑土生“金”
□谭思洋 朱光宇 本报记者 经淼
初秋时节,《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进入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绿意立即奔涌而来。眼见着一排排玉米植株健壮、丰收在望,家住台安县台东街道高屯村的郑孝斗喜不自胜。郑孝斗今年62岁,种了一辈子玉米,2023年是他变换传统农耕方式,采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方式的第一年。
种植大户的疑虑
(资料图片)
在台安县两年前首次推广保护性耕作方式的时候,拥有600亩耕地的种植大户郑孝斗选择了“观望”,一亩地也没有拿出来进行“改革”。
“有疑虑很正常。”对于没有第一时间选择“保护性耕作方式”的原因,郑孝斗毫不讳言,“我们祖祖辈辈种地都要翻地、起垄、播种,经历这些传统的程序,突然让秸秆还田、少耕、免耕,虽说是少几道工序,省钱省力,政府还给补贴,但我还是心里没底。”
然而种植户们对传统方式的坚持超乎想象。今年65岁的王长林家住台安县台东街道杨树村,种着120多亩玉米。2021年台安县第一次推广保护性耕作工作时,他参加了由街道组织的“保护性耕作培训班”。“当时有50多个种植大户参加培训,技术人员讲得挺明白,一次播种保全苗,少了好几道工序,这就意味着可以少花不少钱,而且长期看还能提高土地肥力,对未来土地增产都有不少好处。”王长林说,可尽管自己是个很愿意尝试新事物的人,当年也仅仅敢拿出50亩地来做试验。
王长林和郑孝斗的疑虑主要集中在两个关键方面,一是怕秸秆还田影响土壤通透性导致草害发生,二是担心保护性耕作方式影响玉米产量。
保险机构的创意
两个种植大户的疑虑基本代表了大部分农户的看法。按照辽宁省黑土地保护性耕作相关工作的要求,台安县每年要有一定数量的耕地采取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方式,台安县台东街道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人王晓东从2021年开始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工作,想了很多办法,包括号召种植大户参加培训班、政策宣传、技术宣讲。作为当地较有威望的农业技术人员,王晓东甚至多次一对一地向种植户讲解保护性耕作模式,但收效甚微。
中华财险辽宁分公司农险部经理金鑫是农业保险条线上的老兵,对黑土地的情况较为了解。金鑫告诉记者:“此前我们也在关注黑土地的全面情况,在抚顺有过黑土地产量保险的相关实践。保护好、利用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不但关系中国人的饭碗,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长期高强度的开发利用让黑土地正面临着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的双重挑战。”
在了解到台安县在保护性耕作工作上遇到的困境后,中华财险辽宁分公司开展了广泛调研和论证,主要是针对“秸秆还田可能发生草害导致种植成本增加”“保护性耕作方式影响农作物产量”两大环节,需要设计针对性强的保险产品来解决种植户的忧虑。终于,今年5月,私人定制的全国首个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农作物损失补偿保险正式在台安落地,内容主要包括产量保障和成本保障,通过“政策+商业”双重风险保障,依据保护性耕作技术中的不同模式和痛点,设置不同的赔偿标准,确保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风险保障。2023年计划覆盖当地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5万亩以上,提供风险保障1200万元。
政府、保险机构作出努力的同时,种植户的“实践”也在不断提升保护性耕作的“靠谱”程度。种植户王长林告诉记者,之前一直习惯精耕细作,不愿也不敢挑战新的耕作方式,但2021年头一回采用保护性耕作方式种玉米就打消了部分疑虑,保护性耕作的方式,不仅没有影响土壤通透性,出苗率也比传统方式增加了10%以上,另外抗倒伏性也提高了。王长林说:“2021年台安地区遭遇多次大风,采用传统方式耕种的玉米有80%发生了倒伏,而采取保护性耕作的50亩地里玉米植株发生倒伏的现象极少。”再加上有保险项目对成本、产量两方面进行兜底,2023年,王长林信心大增,他已将自己的120亩地全部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方式。
智能科技的助力
郑孝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家一共600亩地,用传统耕种方式,每年春耕要用一个星期时间来耕地和播种,这部分成本每亩地就要花80元钱,如果采用新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可以省下这部分4.8万元成本,政府还会依据玉米秸秆还田率对种植户进行一部分补贴。通过两年考察,今年郑孝斗将600亩土地全部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方式,同时将自家的旋地机停用,重新购置了免耕机。通过初步核算,预计家庭年收入能够较之前增加10万元上下。
更令种植户和当地政府高兴的是,解了农户两方面的后顾之忧只是基础,中华财险辽宁分公司还着力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创新“保险保障+科技防灾+气象服务+长势监测”一体化服务模式。
金鑫向记者展示了一套种植常态化监测系统,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气象技术对鞍山市台安县2023年玉米、水稻进行持续大范围长势监测及气象监测的动态云平台。云平台上不同区域显示有黄色、红色等色彩,代表农作物不同的长势情况。另外,该系统生成的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承保区域内玉米和水稻整体长势良好。报告还结合气象数据对玉米和水稻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细致分析。金鑫说,这套系统生成的报告将定期提供给地方政府和种植户,为农业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数据,同时帮助种植户由被动应对风险走向主动防护灾害,通过科技手段加持,真正实现风险减量,解决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项目推动过程中面临的难题,践行农业保险“保、防、救、赔”服务内涵,减少因灾损失。
种植户们对这套系统感到非常新奇,尤其对于种植大户来说,原本只能靠人力行走获得的农作物长势信息,这回可以通过卫星照片了解了,肯定更及时更准确。种植户告诉记者,这些高科技的超值服务算是意外之喜,确实大大增加了种植户实现粮食增产、家庭增收的信心。
近日,记者来到台安新桓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玉米田里,2355亩玉米长势喜人。农业技术人员向记者介绍,这一片地都采用了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类型,即秸秆少量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技术类型。比较直接的表现是,没有垄沟,与旁边传统耕种方式的玉米田地形成明显对比。而对于这样一大片田地,用科技手段监测玉米长势的照片无疑可以给检查玉米长势工作缓解大量压力。
葱茏绿意下,台安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正在翻涌,黑土地保护样板日渐形成,黑土地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发生变革与新生。据了解,中华财险辽宁分公司将不断升级优化迭代保险产品的“台安模式”,致力于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获得更多推广。而这套高科技卫星监控系统加上约30台微型气象站目前已应用在辽宁省内沈阳、鞍山、铁岭、阜新等6个地市23.3万亩的相关项目上,“农业保险+科技”的模式,未来将在更大范围普及。